【台湾民宿发展历程】
台湾民宿发展歷程按照时间纵向划分的话,主要分为叁个时期:
70年代
这一时期垦丁地区因假日住宿床位难求,故将家中剩余房间提供游客住宿,为最早的民宿;随后阿里山、溪头等地也开始跟进。这一时期最显着的特点便是民宿是以仅提供住宿,为满足观光地区过剩的住宿需求而生。
80年代初期
台湾的民宿在这一时期进入到台湾传统产业经济转型阶段,在政策辅导下,休閒农业、塬住民山村,及无政策辅导的独立经营民宿蓬勃发展。多仅提供住宿,在设计与规划上未从消费层面考量,因此呈现了一幅仍属不舒适、设备简陋、次级的住宿选择的局面。
80年代后期之后
接下来便进入到了台湾民宿蓬勃发展的时期。因政府补助及国人对休閒生活品质水準的要求,国内民宿业者在兼顾本土发展及地方产业振兴的前提下,朝向专业化、优质化及多元化的经营模式。这一时期民宿经营结合地方文化、产业振兴、生态保育、社区总体营造、行销与媒体宣传,成为不同于饭店旅馆之优质住宿选择。
【台湾民宿发展概况】
台湾民宿数量变迁:现阶段函报民宿约4313家,其中合法民宿3917家,合法房间数15589间。
民宿从业人员数量:现阶段台湾民宿多属家庭副业形态之经营经营,故从业人员皆为民宿经营者之家人组成,部份民宿会雇用其他人员协助经营,平均每家民宿之从业人员约3~5名。民宿平均房间数:以6~15间房间规模为主流,5间以下者有6家(12%);6~15间有34家(68%);15间以上10家(20%)
【台湾各县市民宿发展趋势】
论台湾民宿区域分佈的话,我们主要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宜兰地区、垦丁地区、花莲地区、阿里山地区、南庄地区、澎湖地区、金门地区。不同区域受相应文化及其地理环境的制约也相应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下面我们例举一下当地最富代表性的几家特色民宿:
恋恋小栈英式民宿
水云轩民宿
光与影民宿
老英格兰庄园
缓慢民宿
沙漠风情
总结起来民宿与一般饭店最大的区别就是,民宿主人风格特色多元、富有人情味,在选址上大多分佈在乡村景色优美的地方,住宿人数不多也使得客户的体验更加舒适。而一般的饭店大都有明确的星级与价位明确,因此服务品质可预期,且位于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区,经营人员也大都具备很强的行销经费及经营能力。
【台湾民宿未来发展的走向】
民宿的走向
应以民宿主人特色为主
民宿主人应熟念在地文化及生态
不因该盲目强调硬体设施
加强服务业的观念及流程
是生活方式的分享
市场的区隔
应以自由行客人为主
不因该是贩卖房间而是生活方式
我要说两句...
3D客栈
立即登录|注册